欢迎访问人大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常委会公报

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公报

时间:2023年08月30日 来源:仙桃人大

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关于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

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3830日在仙桃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雷鸣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由我代表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主要工作

在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各位人大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态度,认真履行权利,围绕住房保障和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对住房保障工作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我谨代表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表示衷心感谢。

2023年度,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收集的代表建议,涉及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的共10件,其中主办件5件,会办件5件,主办件集中反映小区基层治理问题,会办件集中反映还建房相关问题。对代表建议办理,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专班,专人负责建议办理工作,专门召开党组会议集中研究建议办理工作,专程到市委督查办与相关领导探讨磋商办理事宜,并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与住房保障工作开展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主动征求主办单位和代表的意见建议主办件已全部与代表见面沟通,会办件已于5月初全部报送至相关主办单位。现就有关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区基层治理方面(主办件共5件,其中A3件,B1件,C1件)

1.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实现党建联建全覆盖。构建形成“2+3+N”党建工作新模式(“2”即红色业委会大党委、物业行业综合党委,“3”社区大党委+业委会党组织+物业支部“N”即楼栋党小组、下沉党组织和公益志愿服务团队等)。巩固推进物业行业两新党组织建设,成功组建物业行业党组织33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5名,覆盖物业企业74家,协会1家,实现物业行业党建联建全覆盖。优化整合城区953个住宅小区为509个,全面推行物业四管模式,物业专管127个、单位代管227个、业主自治23个、社区托管132个,均已实现物业基本服务全覆盖。509个小区组建业委会且业委会主任为党员且党员比例不低于50%,均为100%509个小区业委会成员共2562人,其中党员1805人,占比70.45%,实现业委会组建和红色业委会党组织全覆盖。

2.打造红色物业新样板,巩固示范创建工作成效。开办基层治理培训班,为基层工作者增智赋能。组织赴外考察交流,摸索出用三个标准化推动红色物业创建(即红色物业建设标准化、红色物业示范小区标准化、红色物业服务信息公开模板标准化),创建红色物业示范小区14个,建成红色驿站5个。

3.创新基层治理新举措,制度约束促进善治共治。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制发考核奖惩办法,持续运用红黑榜、投诉榜和曝光栏开展服务质量评价,上半年分季度开展2次住宅小区文明创建考核,对排名靠前80住宅小区给予奖励,对排名靠后24住宅小区予以通报批评制定《仙桃市物业服务行业准入退出管理制度》,对全市物业企业实施市场准入定级管理,推行百分制评价,等级动态调整。组织物业服务项目星级评定,评出47个星级项目。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小区治理体系建设,落实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工作服务模式,在社区大党委牵头下,组织物业企业、小区居民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娱和自治活动,不断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如安装电动车上楼阻拦器、新增停车位等。近年来,已累计在城区各住宅小区安装阻拦器684个。2019—2022年共改造完工182个老旧小区,因地制宜改造停车位2863个,安装停车棚163个,非机动车兼容机动车充电桩1738个。

4.构建协调联动新机制,着力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按市政府专题会议安排,协调自规、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通过逐户上门做工作、全力筹措争取资金等,加快推进“2·15”火灾还建项目矛盾化解。截至目前,已为签订协议109户业主办结装修款项,17户业主货币化补偿资金759万元已发放到位,礼仪宾馆业主货币化补偿资金229.7万元也已到位,特殊群体安置需求得到妥善解决。针对人大代表反应的楼顶太阳能热水器问题,组建工作专班,集中开展摸底调研和现场走访,基本掌握情况。以杜湖街道为例,全街道5个社区共65台废弃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年限大多超过20年,已超规定的15年使用年限。当前,全市城区住宅小区主要按照物业专管、社区托管、业主自治、单位代管等模式落实房屋及其设施设备维修管理责任。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指导物业专管小区拆除工作,对其他三类小区,已向街道办发出整改建议书,所涉废弃太阳能热水器拆除工作近期将在街道统筹下,分头组织拆除。

(二)还建房方面(会办件共5件)

2016年,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指挥部成立后,统筹南城、高新区等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原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因机构改革调整,由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负责人兼任至2021年底。2022年初,市城市更新办成立后,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要以配合开展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为主。对会办件中提及还建房配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道路建设问题,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将依法依规协同开展相关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行业发展现状和居民期待之间有差距。物业行业从业人员门槛低、待遇低、综合素质低,聘请的保洁、保安等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物业服务的有效供给仅能满足基本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居民业主的高品质物业服务期待。与此同时,少数居民业主传统观念和生活旧习难改,缺少应有法律常识。如毁绿破绿,不缴或欠缴物业费等。为满足个人意愿,一些业主还在装修过程中侵占公摊面积,私改承重墙,造成房屋安全隐患,侵害其他业主利益。

二是服务成本攀升和定价机制之间不匹配。物业服务成本的逐年攀升与服务定价的不匹配,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较大阻挠。当前,我市少数物业专管小区仍沿用低于1/㎡的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加之还要承担大量基层治理任务,企业生存空间狭窄。居民反映的物业管理收费问题集中表现为对收费项目内容不认可、对服务质量不满意、对服务标准不接纳,以主观感受为主。物业公司提供服务却实实在在要投入人工、物料和资金,两者之间存在冲突。

三是职能界定模糊和公共区域管理之间有矛盾。综合执法进小区是三方联动运行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执行过程中,只管红线外,不管红线内”“小区外的事政府解决,小区内的事物业解决的固有认识始终难以改变。特别在公共区域管理上,物业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由于执法权限限制和职能职责约定,无法直接干预和处置小区内的业主违法违规行为,仅能以劝阻、制止、向上报告和协调处理为手段,无法产生震慑和警示效果。对违规建设、车辆乱停乱放、油烟噪音扰民等,如无综合执法力量的参与,难以达到整治预期。

三、下段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抓好人员培训和政策宣传。深化共同缔造理念推动党建引领体制机制创新,围绕提升物业行业服务水平、业委会成员履职能力和基层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接续办好各类基层治理培训班。持续抓好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宣传,集中组织在矛盾纠纷多发、群众反响较大的小区开展点对点现场宣传,引导居民业主依法维权。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形式打造宣传矩阵,以解读典型案例、曝光负面典型、推出特色品牌,营造强大正向磁场。

二是建立质效相符收费机制,加快行业转型和市场培育。科学制定全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市场化收费标准,结合物业服务项目星级评定结果,合理设定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指导价格。全面启动智慧物业试点工作,通过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引导物业企业拓展延伸物业服务领域,在养老、托育、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方面丰富服务内容,培育物业服务新兴市场。

三是构建综合执法长效机制,推动党员下沉和矛盾化解。全面落实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业委会三方联动机制常态化运行,创新党员服务、物业服务、社区服务模式,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小区自治机制、问题长效解决机制。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发挥街道统一协调作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执法,协同解决小区业主的揪心事、烦心事、堵心事。


 

 

友情链接

郑场 毛嘴 剅河 三伏潭 胡场 长埫口 西流河 彭场 沙湖 杨林尾 张沟 郭河 沔城 通海口 陈场 干河 龙华山 沙嘴 工业园 高新区 沙原 九合垸 排湖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