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公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仙桃市依水而建、依水而兴,城区大小河流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内河两岸居民、企事业单位污水直接排放,对河流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牢牢守住了生态环保红线和流域安全底线,基本实现了水清可看、岸绿可观、景美可赏。今年8月,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黑臭水体整治联合检查组对我市建成区内河流进行了现场检查,未发现我市有黑臭水体反弹情况。
(一)坚持系统观念,理清工作思路。黑臭水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我市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通过详细调查、认真研究,提出了“拆、截、清、修、引、测、管、景”的八字整治思路,先后针对沿河污水直排问题制定了“一口一策”;针对河流部分段面季节性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制定了“一河一策”;针对部分污水处理厂收集率和BOD指标偏低的问题制定了“一厂一策”,系统指导年度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二)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工作基础。聚焦地下管网排查、整治方案编制、建设资金筹集等基础性工作,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全方位排查地下管网。扎实开展城市排水管网排查及检测工作,摸清查清现有排水管网功能及运行状况。排查排水管网754公里,采取视频探测方式检测管网216公里,切实解决城市排水管线现状不清、“家底”不明、资料缺失等问题。二是全维度编制治水方案。坚持以系统思维,结合“四水共治”PPP项目,统筹将南城新区和老城区河流整治,滞水点整治和管网建设一并纳入项目实施范围,以更高设计标准、更高质量要求,推动项目落实落地。三是全要素保障建设资金。抢抓国家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大力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政策机遇,积极申请中央资金1亿元,融资贷款城乡融合有机更新3亿元,财政投入每年不少于1亿元,为整治工作争得主动、赢得先机。
(三)坚持底线思维,提升工作质效。扎实推进“厂网河”一体化长效治水模式,让民生幸福“表里如一”。一是加快补齐管网短板。实施城东、城西、工业园片区40余条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污分流管网189公里,启动城区561个老旧小区、200余条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打通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加速改善河道水质。启动汉南河、洛江河等7条城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封堵沿河规模以上排污口59处、居民排污口588处,清理淤积严重河道12.6公里,城市内河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三是加紧提升处理能力。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基本完成城东、仙下河、城西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将由2012年的6万吨增长到22.7万吨,从根源上解决生活污水排放难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区域管网存在短板。受历史原因影响,老城区多为混流制,南城新区主管网均按1雨1污布置,汉江监狱片区污水主管网还未覆盖,部分区域仍然存在收集效率较低、能耗较高的短板,已无法满足城市现有发展需求。
(二)部分治理工程进展缓慢。目前正在推进的洛江河、汉南河、肖杨河等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由于受拆迁进展缓慢的影响,部分项目施工受阻。如汉南河治理项目红线范围内未按时完成拆迁,致使该项目施工进展缓慢。
(三)污水处理能力仍需提升。我市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虽然得到一定提升,但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依然偏高,普遍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随着城区人口和工业企业逐年增加,现有污水处理能力将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
下段,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水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对河道排口、不达标水体等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严防出现反弹。
(一)聚力雨污分流改造,在提升功能上发力。抢抓“四水”共治共建机遇,推动城市水环境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源头治理。一是扎实开展城市地下管网普查。以污水旱季直排、河湖水倒灌、雨污管网混接错接、工业废水超标纳管等问题为排查重点,力争年底前完成排水管网视频探测。二是全面启动南城雨污分流改造。按照“整体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沔州大道、新城大道、朝阳大道、南湖路、钱沟路、仙汉路、龙昌路等“三横四纵”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补齐南城新区主次干道排水管网缺失短板。三是全力补齐老旧小区管网短板。尽快完成2022年计划改造的73个老旧小区改造和123条背街小巷整治,抓紧实施2023年计划改造的144个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完善地下雨污分流设施,实现“整改一片、分流一片、完善一片”的目标。
(二)聚力超标水体治理,在补齐短板上发力。以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及城区内河生态修复为支撑,加快城区超标水体治理。一是加紧入河排口整治。对照摸排的129个居民排口清单,在已完成107个排口整治的基础上,力争12月底全部完成整治。二是加速河流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洛江河、汉南河、肖杨河等城市河流综合治理工作,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目标。三是加强水体水质监测。持续加强城市河流日常监管,聘请专业检测机构定期对城区主要河流水质进行采样检测;全方位、无死角开展水体巡查,发现污水偷排、漫溢等问题及时整改。
(三)聚力日常监督管理,在保障成效上发力。以巩固提升整治成效为重点,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机制。一是抓牢排口日常巡查。根据我市排口整治“回头看”要求,安排专班做好河流排口的日常巡查,对入河排口进行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入河排口监管长效机制。二是抓好河流生态保护。协调市水利和湖泊局做好主要河流生态调水,保障水体流动性;协调市城管执法局做好河道保洁和垃圾入河监管执法;协调街道办事处做好河道违章建筑拆除,确保治理不反弹。三是抓实污水处理监管。督促城区各污水处理厂抓好日常运营管理,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对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和出水水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市人大常委会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行审议,既是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我们工作向更高目标奋进的一次大促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强化履职,扎实工作,为仙桃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