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大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公报

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公报

时间:2022年10月28日 来源:

 

 

仙桃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问题

整改情况的报告

 

──2022年10月27日在仙桃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仙桃市人民政府

 


市人大常委会

7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交办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的问题清单,问题总计105个,涉及36个责任单位和各镇(办、场、区)。截至目前,10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74个,需长期坚持、持续推进31个。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虚心接受询问意见

收到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问题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人大专题询问作为接受人大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服务型政府的一次重要机会对反馈问题全盘接受、全面整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罗书记亲自做出批示,要求“对反映的问题及所提建议专题研究,提出解决的具体意见,近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听取落实情况”。市政府主要领导2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问题整改交办工作,督促各整改单位履职尽责。要求相关单位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单位“一把手”组长责任,切实将市场主体反馈的105项“急难愁盼”问题逐一销号,并举一反三做好投诉问题的自查、清理、整改工作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市营商办牵头抢抓任务落实,对人大常委会反馈的问题和建议,逐条逐项分析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细化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3次印发重要提示函至各整改责任单位。各整改责任单位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整改专班,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主动认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形成整改方案全力抓好整改落实三是压实整改责任。截至目前市政府分管领导12次召开市人大常委会调研问题整改落实工作联席会议,听取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对反馈的难点堵点事项亲自协调推进解决。各责任单位对照“三项清单”抢抓进度、狠抓落实,定期上报整改进展情况截至9月7日,已整改问题74个,部门举一反三自查问题22个且已全部整改完成。市营商办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督促整改落后单位明确责任时限,逐一表态发言,对率先高质量完成问题整改的单位进行表扬工作落后推进不力的单位全市通报批评全力推进整改工作落实。

二、突出重点,切实增强整改工作的实效性

(一)针对政务环境不优方面的问题。一是扎实推进“四减”“四办”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推进“四减”,大力推动“四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在全省率先实现8个事项办理环节由4个压缩至2个,为办事群众减少材料1万人次,为43家工业项目办理容缺手续,降低企业成本600万元;持续深化“一事联办”,巩固提升省级21项和自选4项“一事联办”事项工作成果继续加快推动“一事联办”项目建设,目前已形成15项《“一事联办”标准规范(草案)》并经市级牵头部门报至省直部门加强“异地办”、“指尖办”创新改革,与武汉城市圈跨城通办服务事项已达410项,与河南省驻马店市、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湖南省岳阳县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跨省通办事项达56项,“指尖办”已有225项事项在“鄂汇办”APP实现了掌上查询和办理。二是扎实落实惠企政策。6月初,12家部门共同梳理汇总我市第一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项目清单,8月份,市营商办形成《惠企政策汇编》,涉及6个方面70余条国家、省、市级政策。市政府将前期各项惠企政策及后期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省“稳增长18条”措施等“政策大礼包”的宣传和落实工作,作为抓优化营商环境、稳经济保民生的重点任务,成立专班走访部门、企业,通过座谈、暗访等形式督查政策落实情况,定期调度督办,加快推动惠企纾困政策“免申即享”“应享尽享”,着力激发企业活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扎实推进改革试点。针对“转供电”违法加价行为,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电公司协同成立工作专班,摸排转供电主体165家,涉及终端用户5000余户督促100余家转供电主体进行代收电费公示,立案14起,办结12起,清退多收价款962万元针对“图审豁免”落实落地不够问题,市住建局持续扩大施工图免审范围,将工业建筑免审面积从6000平方米扩大到10000平方米,实行建设、消防、人防等图纸“联合图审”新举措在全省率先形成示范,得到推广。今年来,通过施工图审查“豁免”方式已为79个项目办理了施工许可,减免图纸审查费用约50万元,每个项目节省审批时间10天以上,受惠企业28家。

(二)针对市场环境不优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形成以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25个执法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平台,今年累计发起部门联合抽查任务42项,完成抽查检查对象660户,年初计划的抽查任务完成率100%,部门参与率达100%,检查对象公示率100%。二是助力企业融资贷款多渠道开展银企对接,促成10家银行与278家企业签订融资协议65.08亿元;大力减免企业贷款评估费、抵押费、保险费,惠及5167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减费让利61.35万元;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惠及30户金额0.48亿元;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额10.04亿元,增幅20.37%,信贷计划完成率94.81%;推动“整村授信”,目前,市农行、市农商行、市邮储银行已对全市575个行政村授信39.85亿元,贷款金额10.3亿元,全市“整村授信”覆盖率达到92.14%。三是解决招工难用工荒问题。市人社局联合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个部门,线上线下齐发力,有序举办“专业化、多样化”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4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7033个,达成就业意向7405人次。上半年,为我市最大用工企业健鼎电子输送员工4000多人与蕲春、汉川、嘉鱼等周边县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搭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和信息共享平台,吸引周边人力资源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来仙就业创业,开通人力资源就业专车,形成家门口到厂门口“就业直通车”深化校企合作,组织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仙桃职院与我市重点企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2场,同时,促成省市10余所大专院校与我市康舒、亲亲、科伦等2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三)针对法治环境不优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包容审慎监管市司法局牵头,今年全市共制定从轻行政处罚事项112项,减轻行政处罚事项32项,免予行政处罚事项259项,免予行政强制事项38项;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从轻处罚案件1537件,减轻处罚案件37件,免予处罚案件1447件,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案件1件,共减免罚款1431.5万元。今年行政执法次数同比去年有所减少,罚没收入同比去年减少976.01万元,免予处罚484家二是加强法律服务力度。市司法局发动全系统司法干部、律师、法律工作者对全市各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大走访、大调研,梳理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找准企业经营活动堵点和难点,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法律服务项目;组建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一对一”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帮助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形成高质量的“法治体检”报告,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参考;以基层司法所为主力军,深入园区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减少涉企矛盾纠纷的发生,在民营企业矛盾纠纷多发的行业和领域协助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引导企业和职工通过法律顾问、代理诉讼案件、提供法律意见等方式,解决法律争议、化解矛盾纠纷;聚焦企业设立、企业用地、企业用工、纠纷化解等热点问题,推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公共法律服务APP,积极推介“12348中小微企业服务热线”,方便企业职工“不见面”办理法律服务事项。三是加强执法人员监管针对“部分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粗暴执法的现象仍然存在”的问题,市公安局一方面强化教育培训,开展政治轮训,提高全警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坚持每月开展十佳”“十差接处警评选活动,不定期对接处警警情现场执法视频进行现场考评,对处警未及时反馈、受立案不及时、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等问题以及各单位《一警一案一表》的上报情况进行月通报;建立每周警情电话回访和执法回告制度,每日对110报警服务台受理警情以及各单位自接警情开展电话回访,经核查为不满意警情的作为当月“十差警情”纳入全年绩效考核以监督机制倒逼执法人员执法为民热情服务

(四)针对城市环境不优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障教育入学市教育局安排资金7839万元,推进“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实事项目,其中御湖世家、时代天骄配套园在2022年春季学期顺利开园,碧桂园、新城名都、蓝天白云、森林城北苑4所配套幼儿园招生登记已于今年9月开园,将新增学位1710个,老百姓幼儿“入公办园难、入园贵”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缓解。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今年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共68项,概算总投资91.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9.5亿元,完成率98.3%,较往年同比增长74.5%。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34亿元。全速提升路网功能,我市已集中开工包括武松高速公路、城市绿道建设、街道提档升级、农村公路桥梁消危工程在内的一大批交通重点工程。出台《仙桃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方案》,共改造完工老旧小区182个,安装停车场地非机动车兼容机动车充电设施143套。三是筑牢“生态保障防线”。针对“新城壹号5期、和合国际、漫城林语等多处小区附近工厂存在排放工业废气、噪音扰民等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出动巡查人员近500人次,对周边130余家排放企业开展现场排查,并结合群众反映线索,对和合国际等20余个居民小区及周边沿线开展现场拉网式巡查,同时委托多家专业环境监测公司溯源监测和多名环保专家现场检查论证,基本确定刺激性异味附近3家企业。目前,3家企业已完成整改,目前已无异味扰民投诉。对于噪声扰民情况,经过排查,对武汉祥宏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湖北前蔚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分别下达环境监察通知,目前噪声已能达标排放。

三、下段工作打算

下阶段,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效果导向,持续抓好市人大调研发现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营商环境争创全省一流。

一是狠抓问题整改。市人大调研发现的105个问题贴近企业和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将持续跟踪管理,对已完成整改的74项问题,做好回头看工作,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对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推进的31个问题,强化指导督办,定期通报进展情况,确保问题整改达到预期效果。对推进不力、整改不到位的,拟报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室协同督办。

二是强化经验宣传。梳理各地各部门在问题整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宣传推广,并向省级以上平台做好宣传推介,确保每个牵头部门每季度至少有两篇省级以上媒体报道,争取年度有一篇省级主管部门刊发的经验材料,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聚力改革创新。督促各地各部门从市场感知、群众感受出发,聚焦本地本部门在行政审批、执法监管、为企服务和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主动对标国内一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快补齐工作短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简政放权,最大程度规范执法监管。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健全与市场主体交流互动机制,着力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难、招工难、成本上升等实际困难,切实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友情链接

郑场 毛嘴 剅河 三伏潭 胡场 长埫口 西流河 彭场 沙湖 杨林尾 张沟 郭河 沔城 通海口 陈场 干河 龙华山 沙嘴 工业园 高新区 沙原 九合垸 排湖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