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报
仙桃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城乡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
2024年度工作报告
──2025年1月8日在仙桃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一年来,市人大城乡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城环委)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市委中心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突出重点,筑牢生态屏障
2024年,城环委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加大生态环保重点问题监督检查力度,持续保持生态环境监督高压态势,确保环保法律法规落地落实,绿色生态文明理念厚植仙桃。
1.以年度环境状况监督检查促推生态持续好转。近年来,城环委对我市生态环境状况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坚持每年开展年度环境状况视察检查。今年3月,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下,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城环委委员组成检查组,到杜湖街道洛江河杜柳泵站、干河街道小寺院社区垃圾堆放点、二水厂水文站、龙华山街道河湾社区黑臭水体问题现场、长埫口镇三垸村红虫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现场、老襄河水环境治理现场等地实地察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督促70多项环境污染问题完成整改。协助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依法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2.以汉江水环境执法检查全力保护饮用水源。4月至5月,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初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城环委组织开展《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着力解决我市汉江沿岸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全面有效实施。执法检查组以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为重点,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下来到我市城东污水处理厂、仙盛科技有限公司、汉江长埫口段武汉远兴船务有限公司钢质机动船舶项目和汉江城区段弘域朗途码头营地现场实地检查问题整改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汉江沿岸生态保护力度,加快反馈问题整改进度,确保我市在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5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执法检查报告,城环委依法将执法检查报告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并将主任会议审议意见一并转市政府研究办理。
3.以水生态环境监督推动突出问题有效整改。持续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跟踪监督,年年有重点,实行持续监督,滚动监督。7月至8月,城环委组织3个检查组深入干河、杜湖、沙嘴、龙华山、高新区和西流河等地,围绕水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深入调查。检查组深入到桃花岭大道东肖阳河交界点、洛江河杜柳段高速公路涵闸口、318国道电排河桥等水生态环境保护典型问题点位,指出我市在水管网、水处理、水保护、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管网建设、加大河道整治、推动技术支撑、强化部门联动等方面意见,建议形成调查报告,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城环委按照会议审议要求,督促市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落实水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各项措施,确保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为生态仙桃提供坚实保障。
二、紧扣中心,助力高质量发展
1.备案重点规划成果,力助高端谋划践行。根据工作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城环委承接了关于南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成果备案审查和《仙桃市战略规划》批准工作,先后召开城环委第四次、五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所作的关于南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成果、市规划办所作的《仙桃市战略规划(草案)》成果的报告,会议均一致同意将该两个规划的成果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南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成果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备案,《仙桃市战略规划》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2.开展流域单元系统治理代表行动,彰显人大力量。“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流域综合治理是湖北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形式。”按照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的决策部署,城环委承办了“聚焦流域单元系统治理,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各地人大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围绕流域单元系统治理的主题任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和监督职能,积极开展调研、视察、检查等活动。胡场、干河等地党委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各地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到田间地头、村庄社区、河湖沿岸,对全市超过60条湖泊沟渠和43个工业集聚区、企业排污口、雨污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等点位广泛开展视察检查,实地查看流域单元系统治理工作情况,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代表行动共发现各类问题61个,收集各类意见建议79条,并形成详尽的活动总结报告和问题清单,一并交予市政府深入研究处理,切实为我市流域单元系统治理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人大力量,彰显了人大的担当与作为。
3.推动城区环卫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位。依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要点,城环委联合市人大社会委就城区环卫精细化管理工作情况共同开展视察检查,8月29日,视察检查组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下先后来到青年公园、吾悦广场沔阳里、钱沟路仙湖公园、仙桃大道撤桶并点沿线等地,实地察看青年公园和仙湖公园以机械为主、人机结合的高标准深度保洁作业模式;在沔阳里、仙桃大道等车辆人群密集区域,检查加强日常巡查监管,规范机动车辆秩序和施工占道行为等措施开展情况;在仙桃大道常态化保洁点,详细了解以摇铃收灰撤桶并点,减少垃圾桶点位过多经验做法。通过联合监督促进部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科学考评体系,优化服务质效,着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4.视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力城乡融合发展。自2020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地区以来,全市涉及5镇11村,规模5.5万亩的第一批5个试点项目建设目前已有3个全面完工,1个基本完工。2022年第二批试点整治项目8个,建设规模12.92万亩,目前已开工7个。城环委先后到郭河镇、胡场镇、九合垸原种场等地,从整治效果、整治进展和配套整治项目建设三个方面对我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开展视察检查,促推我市进一步优化土地开发利用,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过2年多项目建设,已新修泵站31座、涵闸3180座、桥梁7座、田间道路58公里,新增耕地面积13000余亩,通过对项目区全域全要素系统治理,有力促推我市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促进农民、村集体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厚植内功,提升服务水平
城环委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提高监督水平,实现工作创新突破的关键。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以思想武装头脑,各位委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秉持“学而不厌”的态度,坚持扎实干事的作风,两手抓、两促进,把学习活动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在工作中开展学习教育,用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工作开展。二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挺在前面,严守纪律,筑牢底线,认真遵守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和各项纪律制度的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调研、审议等各项活动中,坚持警示教育工作常态化。三是坚持提高履职能力。健全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法,认真开展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学促能增底气。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情、分析问题的重要手段,针对常委会议题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城建民生工程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较为广泛的调研,在调研中,注重与人大代表联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情况,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为市人大常委会当好参谋和助手。
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
城环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大局,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确保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落地、促进环境质量提升和城乡建设有序发展的关键举措,重点聚焦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规遵循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二是抓好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方面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聚焦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监督,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整改任务;三是抓好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反映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的专题调研,为人大监督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重点聚焦项目规划建设管理等“一条龙”服务以及全域供水等工作开展调研,确保“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四是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和纪律作风建设;五是抓好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其它工作。